2017年成人高考(高起专、高起本)语文模拟试题(一)
一、选择题:本大题共20个小题,每小题2分,共40分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.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。
1、下列成语中,不出于《季氏将伐颛臾》的是( )
A祸起萧墙 B季孙之忧 C望洋兴叹 D分崩离析
2、孟子《寡人之于国也》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( )
A鼓励生育 B发展生产 C军事扩张 D.实行仁政
3、《谏逐客书》的中心论点是( )
A逐客正确 B逐客错误 C客利于秦 D客有负于秦
4、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,运用的表现手法是( )
A比喻 B夸张 C对比 D象征
5、梁启超《论毅力》的中心论点是( )
A有毅力者成,反是者败B其阻力虽或大或小.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
C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D非至强之人,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
6、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( )
A《国语》 B《战国策》 C《左传》 D《史记》
7、下列句子中,“于”字表被动的是:( )
A西取由余于戎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移其民于河东 D夫物不产于秦,可宝者多
8、《张中丞传后叙》一文的表达方式以下列哪种为主( )
A叙述 B议论 C叙述和议论 D叙述和抒情
9、下列诗句中化用《诗经》中诗句的是( )
A时酒当歌,人生几何 B山不厌高.水不厌深
C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 D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
10、诗歌风格融音乐、绘画、理趣于一体的诗人是( )
A杜甫 B王维 C李商隐 D韩愈
11、《蜀相》中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辉煌业绩的句子是( )
A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 B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脯空好音
C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 D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
12、李后主是指( )
A李商臆 B李煜 C李瑕 D李白
13、《水调歌头》(明月几时有)全词是围绕着什么来抒写情怀的( )
A蝉娟 B明月 C琼楼 D青天
14、受五四新思潮的冲击,巴金最先接受了什么思想的影响? ( )
A革命民主主义 B俄国民粹派 C马克思主义 D自由主义
15、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( )
(1)虎兕出于柙.龟玉毁于楼中。
(2)是以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太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却众庶,故能明其德。
(3)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 (4)遥望见十里长亭,减了玉肌。
A拟人排比夸张比喻 B比喻拟人对偶夸张C比喻排比对偶夸张 D拟人比喻对偶夸张
16、孔子认为“大同”、“小康”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( )
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 [ ]
17、李密的《陈情表》是一篇( )
A书信 B小说 C辞赋 D奏疏
18、《风波》的中心线索是( )
A皇帝坐了龙庭 B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寿 c辫子事件 D七斤的飞黄腾达
19 、《麦琪的礼物》运用了哪种结构方法? ( )
A、追溯法 B、条平行的情节线索 C、一虚一实.虚实结合 D、四条情节线索交叉叙述
20、议论文的三要素是( )
A论点、论据、论证 B论点立论驳论 C论证论证方法论证方式 D论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
二、文言文阅读:2l~29小题,共30分。
(一)阅读《长亭送别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2l一23小题
[端正好]碧云走,黄花地,西风紧,北雁南飞。晓来谁染霜林醉,总是离人泪。
2l、前四句所写的景与送别有何关系?(4分)
22、分析“晓来谁染霜林醉7总是离人泪”的修辞方法与含义。(4分)
23、这段曲词表现了莺莺怎样的情感?(2分)
(二)阅读《陈情表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24—26小题
逮奉圣朝,沐浴清化。前太守臣逵,察臣孝廉。后剌史臣荣.举臣秀才。臣以供养无主,辞不赴命。诏书特下,拜臣郎中,寻蒙国恩,除臣洗马。猥以微贱,当侍东宫,非臣陨首所能上报。臣具以表闻,辞不就职。诏书切峻,责臣遗慢;郡县逼迫,催臣上道。州司临门,急于星火。臣欲奉诏奔驰,则以刘病日笃.欲苟顺私情,则告诉不许。臣之进退.实为狼狈。
24、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。(4分)
除:
猥以:
当:
笃:
25、在这一段中,作者是如何阐明自己的矛盾心理的?(4分)
26、简述这一段的主旨(2分)
(三)阅读《晏子春秋》中的一段文字,然后回答27—29小题。
灵公①好妇人而丈夫饰②者。国人尽服之③。公使吏禁之曰:“女子而男子饰者.裂其衣裳,断其带。”裂衣断带,相望④。而不止。晏子见,公问曰:“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,裂断其衣带,相望而不止者,何也?”晏子对曰:“君使服之于内,而禁之于外.犹悬牛首于门,而卖马肉于内也。公何以不使内勿服,则外莫敢⑤也。”公曰:“善。”使内勿服,不逾⑦月,而国人莫之服。
注①灵公:指卫灵公。②丈夫饰:穿男子服装。
③尽服之:都跟着穿戴男子服怖。④相望: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
⑤为:指“穿”
27、解释下列字的含义。(4分)
公使吏禁之曰使( )
使内勿服使( )
女子而男子饰者者( )
相望而不止者.何也? 者( )
28、分析“悬牛首于门”和“卖马肉于内“各喻指什么。(4分)
29、灵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?它给我们什么启示?(2分)
三、现代文阅读:
上一篇:2009年语文试题(高起专)
下一篇:菏泽学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院2018年度招生会议